在聖母軍體制中,「手冊」的精神不可變!你們可知道為甚麼?甚至,當我在總部時,曾問總部職員有沒有「手冊」的註釋,也是沒有的!我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聖母軍」甚為年輕!一個在教會內只有一百年歷史的教友信仰團體,如何能生存下去,而不失其最初的原意?那麼,只有遵守著創辦人的理想和信念。一百年在人的壽數上是很長;但是在一個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的教會,一百年可能只是「嬰孩期」。因此,創辦人杜輝兄弟藉著他的遠見,要求我們遵守「手冊」的精神,是相當合理的。但是,我們作為一個新生子女,理應在成長中反思「手冊」的精神,而非默守成規。因此,支團週會中閱讀「手冊」並作出分享,這是理所當然的。然而,很多支團會認為研究手冊雖然必要;但是,一次已經足夠,其餘時間也可以一起研究其他信仰書籍。如果支職有這種想法,便有機會令支團「偏離」了正軌。因為,「手冊」除了包含體制內的不同職務及各項活動的意義外,還有藉著各項職務及活動的互動中,所產生的化學作用,以活出團體的精神。這方面,實在需要大家在研讀並生活出「手冊」精神時,才能活現出來。另一方面,就是「手冊」內有關聖母神學的研究。雖然,「手冊」內的聖母神學是在梵二大公會議之前。但是,教會的神學在不斷進步及深化的時候,從沒有刪減舊有的,反而加以「活化」。因此,團員在研讀手冊有關聖母神學時,也可以參考當代聖母神學的潮流,並加以整合。這樣,「手冊」的精神便能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另外,聖母軍精神中「服從上級部門的指引」也十分重要。一方面,在一個新生團體的「嬰孩期」內,是確保精神不會出軌的最好方法,也是必須的。如此,在全球的聖母軍中,我們便能保存應有的精神面貌。同時,藉著這個制度,我們也可以通傳彼此的消息,達到相互連繫及支援的作用。
區域團神師
譚錦榮神父
202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