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了手冊十九章開會與團員,十八節的內容提到「和諧是合一的表現」, 「和諧是開會中愛的精神的外在表現,應佔最高的地位」。但是,為追求和諧,我們有時應說的卻不說。實際上,看到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我們應提出,這是為團體的需要。社會上亦強調和諧,但如果大家什麼都不說,那麼問題便出現了。在外國,曾經有神父在講道中提出反墮胎、反同性戀等,卻引起軒然大波,最終令到當地主教要道歉,這個做法又引起另一場大波,因為反墮胎、反同性戀是教會一向的立埸。耶穌傳教前,若翰洗者已作出警告:「你們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衪的途徑。」並在曠野宣講悔改的洗禮,為得罪之赦。他又說:「時期已滿,天主的國臨近了,你們悔改,信從福音罷!」
聖經常常強調耶穌的仁慈,有些人卻誤以為做錯事也不用辦告解!要知道的是,在天父的慈悲中,我們仍要知道悔改。耶穌升天前向門徒說:「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受洗」,並且「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因祂的名向萬邦宣講悔改,以得罪之赦」。當耶穌被釘十字架時,右盜向祂承認過錯,表達出悔改之意,耶穌便對他說:「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
有很多方法可以指出錯誤,我們不是不講,而是用另一種方式,例如:留意團員的工作報告,多了解其困難、所遇到的問題等,這就是關心,在手冊十九節中便提到「關心每個人的工作」。另一例子是看到青支的困難,要關心、想辦法協助。請想想,我們有沒有在每一件事上都投入呢? 有沒有用心去聽報告? 應視每個人的事都是我們自己的事,當有人有需要時,我們是否可以幫忙呢? 「大家一律平等地參加週會」,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要學習謙虛。在團體中,以身作則,承認自己的不足而去改善,讓別人在我們身上看到耶穌基督!讓我們都懷著一份謙遜的心,去關顧人靈,作一個不折不扣的聖母旗幟下的軍人!
林智民執事分享
202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