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師訓話 – 2025年 5月

節錄自周守仁樞機在香港天主教教友總會第六十六屆周年大會上的勉語

教宗方濟各提出需「共議同行」,天主子民(包括神職人員、修道人士和教友)要怎樣同行?在主教會議後,教宗頒佈《祂愛了我們》通諭,當中指出「心性皈依」,這並非是一種制度性的皈依,而是以耶穌聖心的愛 —— 祂的人性及天主性的那份愛,由耶穌的愛喚醒去改變。現世充斥著講求功利及霸權的世界,我們的心性變得迷失。所以,強調「心性皈依」是以同理心,一起去同行及分辨,返回初期教會原來的本質所在。

今年禧年的主題是「希望的朝聖者」,而在詔書中指出希望的基礎是愛,是我們已經被愛,在愛中獲得救贖,這希望非常實在。又基於愛,讓我們充滿希望和信心,與周邊的人分享這份愛,特別是與教會外的人士,當然,教會內也是需要的。

現今的文化是各自各精彩,沒有連繫。所以,我們需要改變,那應如何改變?我們需要互相合作,與人分享我們的資源,願意用心去聆聽及學習,一起同行,希望能在文化上改善,教會內也要改變。

另外,我們也需與其他基督宗教合作同行。在世界主教會議中,有其他基督宗教人士參與分享及一起分辨。有見及此,我鼓勵堂區可以與附近的基督教會多接觸及合作,特別是教友間的合作與同行;若祇在年度基督徒合一祈禱周接觸是不足夠的。

四旬期提醒我們在希望中同行,配合今年禧年的主題,願我們能在教友之間、天主子民之間,及與其他基督宗教團體加強合作,並特別關顧那些被邊緣化的人,與之同行;例如弱小一群、受造界等,特別是受造界,需要我們為它們發聲。當今世界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分裂,面對現世的分化及霸權的聲音越來越大時,我們更需要一起同行,帶出共同的力量,共同的意願。當我們作為教會的兄弟姊妹,彼此聆聽和分享,一起尋找共同的力量 —— 多元合一的力量,去抵抗這些極端欺凌的文化,這樣方有希望,並將希望帶給下一代。

在聖神帶領下,教會更需要去做見証,我鼓勵大家更要同心,以行動去福傳。當大家看到周邊的需要時,請積極回應。

區域團團長
李頴茵姊妹分享
202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