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師訓話 – 2022年 3月

手冊第9章(三) 題為基督奧體的痛苦。手冊給我們很正面的神修,都是積極性的 ── 透過瑪利亞和基督奧體的關係,讓我們明白,聖母也不能在耶穌身上有所選擇,她把整個自己獻給了天主,接受一切快樂與痛苦,即整個的耶穌。「受苦是天主的一樣恩寵,它不是給人治療,而是給人力量。受苦決不是只為罰人的罪……耶穌的苦難好比一樣無價的特恩,加在無罪和聖善的人身上,為使他們更相似祂。這種痛苦的交錯融合,是一切刻苦補贖的根基。」

在今日讀經中 (出谷紀3:1-8,13-15),天主以不滅的荊棘叢的火焰顯現給梅瑟,並表示看見百姓在埃及所受的痛苦,更說明會領他們到一個「美麗寬闊的地方,流奶流蜜的地方」。耶穌常在山上給我們講說話,因為在山上視野可放遠些,在遠景上才能計劃到今天。我們應遠望目標,望遠生命,停一停,聽聽天主的聲音。聖母軍團體的特質是屬靈性的,我們當停下來思考一下。天主透過梅瑟帶領以色列子民出離埃及,雖然有痛苦,但亦帶來希望。天主用「火」去帶領他們,讓他們跟隨「火」離開曠野,就如我們現時的情況,很多時候是不能預計的。有些人質疑為什麼有戰爭、饑荒等等,質疑天主的存在。我們不應只滿足於自己或自己的支團。我們的愛心要走出去,要看到近人的需要,例如派物資 ── 我們透過物資去表達愛及關懷,我們應在慈悲的禱告中去更新生命 (Prayer of Mercy)。社會上現在多了露宿者是因為失業的人多了? 還是多了確診者,他們因居住環境的限制,不能在家隔離? 現在亦有需要派快速測試包等,社會上確實有不同的需要。

慈悲就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表達的:「父啊! 寬赦他們罷! 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是什麼…」,當右盜向衪表示ꓽ「當你為王時,請你紀念我」,耶穌回答說ꓽ「…今天你就要與我一同在樂園裡」。我們要心向主才可得到天主的救恩。人的罪是莫不關心,我們要多關心有需要的人,在某些條件上可以調節一下。

要注意:現在我們用網上的模式只是暫時性的,並不是常規的會議。在團體中應互助、互動及有人與人的相處,不應讓這媒介改變我們的信德,當有實體會議時,應盡量做人與人的接觸,要與人相處。我們要想想世界上所發生的事情,如戰爭、受苦的兄弟姊妹等,在祈禱中,要為受影響的人祈禱,以達至共融。要看到積極面,才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

督區神師
譚錦榮神父
2022年3月20日